8月6日,上海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聯盟正式成立。該聯盟由33家企事業單位發起,是以長三角區域內企業技術創新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爲基礎,以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爲目標,充分激發企業創新活力,形成以創新資源調配、優勢互補、利益共享、風險共擔的技術創新合作組織。
聯盟成員單位涉及集成電路、生物醫藥、人工智能、智能製造、新材料、新能源汽車等多個行業領域,將充分發揮平臺資源集聚效應,在全球創新資源對接、關鍵共性技術研發、產學研協同創新、產業研究智庫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。
經過二十多年來的產業創新體系建設,截至2018年,上海已建設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82家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600家、區級企業技術中心1300餘家,形成了企業技術中心三級網絡體系,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、創新成果轉化、促進產業創新鏈對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。
2018年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,戶均研發投入2.2億元、戶均研發人員398人、戶均擁有發明專利78件,有效發明專利數佔全市企業的有效發明專利總量的56.17%。近三年戶均主編、參編各類標準(包括工法)5.23項;近兩年被評爲上海市領軍人才、浦江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的49位,超過20家企業設立院士工作站。
從所有制來看,從最初的國有企業爲主逐步向各種所有制企業拓展。目前民營企業佔39.6%,佔比最高;中外合資佔17.7%、外商獨資佔8.5%;從行業分佈看,已從傳統製造業逐步向建築工程、信息服務、金融服務等領域拓展,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近六成,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佔比一枝獨秀,新材料、生物和節能環保產業處於第二梯隊。
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承擔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共計47項(佔全部項目33.6%),總投資達99.617億元;承擔國家和上海市工業強基項目共計43項(佔全部項目39.1%),總投資達27.57億元;近兩年承擔國家各部委項目總數達205項,其中,屬於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超過30項。
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表示,人工智能、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作爲上海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三大引擎,要充分發揮好上海的資源優勢,深挖潛力,擴大需求,加快產業技術創新、攻堅克難,要在關鍵“卡脖子”環節下功夫、花力氣,真正打造屬於上海自己的、安全可控的產業鏈。